今天是 2022年 04月 05日 星期二
中国野山参信息网-专业野山参鉴定,人参功效作用知识信息查询网
人参新闻
人参新闻
人参新闻
人参新闻 您的位置:主页 > 人参新闻 >
参农现状:挖参不易,赚钱更难
2018-05-09 返回列表
       下午6点,韩贵琴开始收拾摆在市场里一整天的人参。
       “今天一斤也没卖掉。”她边说边用力搬起几十斤重的参筐,一步步移向库房。
  收拾好摊位后,韩贵琴骑上破旧的电动三轮车往家赶。一小时后,韩贵琴到家,开始给孩子做饭。晚上9点,忙完所有的家务活后,她准时睡觉。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后又要驱车一小时赶到几十公里外的人参经销市场,开始一天的生意。
 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十几年。
  作为一个出生在参农世家的孩子,韩贵琴对于人参、对于参农有着更感性的认识。在她眼里,种参既是谋生的活计,又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本性,“就像狼生下来要学会捕猎一样。”
  1976年,韩贵琴出生在吉林省东南部的偏远小城——抚松。这座位于长白山腹地、松花江上游的小县城是全国重要的产参基地,可记载的人参历史已达上千年,最早可追溯至唐朝。     
  韩贵琴的高祖父出生在清朝年间。据史料记载,明清两代是人参采挖的高峰期。特别是明永乐后,国内人参采挖区域从位于中部的太行山区转移到东北的长白山区。
  在这一时期,韩贵琴的祖辈加入了人参采挖的大军。在一望无际的长白山区,寻找人参就像是大海捞针,采参人一般需花费数月才能找到人参。这期间,他们要经历大山的重重考验,有些人甚至永远留在了山里。
  韩贵琴的高祖父就是其中的一个。据同伴说,他在一次上山采参时迷了路就再也没有下山。然而,悲惨的故事并不能阻止络绎而来的采参人。
  每到采挖旺季,村子里的青年男子都要跟着老人去山里采参,只留下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留守家中。
  疯狂的采挖使得长白山区的野山参产量日益减少,近乎绝迹。到1929年,曾经作为人参集中产地的抚松仅输出野山参283.4斤。如今,野山参已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,严禁挖掘。
  不过,早在韩贵琴曾祖父那一代,长白山区就已经开始出现人工种植的人参。人们将不足年限的人参移植到大树下培植,数年后再挖出。长此以往,这种更省时省力的人参种植方式开始受到追捧,在民间兴起,称之为移山参。这为后来的人参种植打下了基础。
二维码
中国野山参信息网-专业野山参鉴定,人参功效作用知识信息查询网
Copyright © 2002-2017 中国野山参信息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